譚敦慈煮飯堅持「2不做」習慣!少了這動作 夫妻接連罹患肺癌

Woman staying home kitchen cooking shrimps with vegetables pan home cooking healthy cooking concept 1220 6308
堅持「兩件事不做」,並提醒熄火後還要多一個關鍵動作,才能遠離致癌風險。(示意圖/FREEPIK)

在家開火煮飯看似日常,但廚房油煙卻可能是肺部健康的隱形殺手。無毒教母譚敦慈在節目中分享自己的防癌習慣,強調她在烹飪時堅持「兩件事不做」,並提醒熄火後還要多一個關鍵動作,才能遠離致癌風險。

譚敦慈指出,她「絕不高溫爆香」,因為只要油冒煙就會產生有毒物質,這些毒素透過吸入或食用進入人體,對健康造成極大威脅。她平時偏好以燉、煮、滷等低溫烹調方式,減少煙霧與致癌風險。

Image
建議即使無法馬上用水清洗,應用紙巾擦拭鍋內外,再重新倒油烹煮。(示意圖/FREEPIK)

第二個原則是「煮完一定清洗鍋子」。譚敦慈表示,很多人炒完一道菜後不洗鍋,直接再炒下一道,特別是煎魚後覺得魚油香而繼續烹調,實際上會讓先前產生的毒物殘留附著於新菜肴中。她建議即使無法馬上用水清洗,也應用紙巾擦拭鍋內外,再重新倒油烹煮,才能真正減少毒素累積。

此外,她特別提醒大家「抽油煙機不能煮完就關」。譚敦慈建議,熄火後應讓抽油煙機繼續運轉5至10分鐘,因為烹調過後,廚房中的PM2.5濃度仍然偏高,持續吸入可能對肺部造成慢性傷害。

醫師陳君琳也指出,廚房油煙中PM2.5的濃度可能高過部分高污染城市,一旦長期吸入,可能引發氣喘、支氣管炎,甚至肺癌。油煙中的自由基也會對心血管、腦血管造成不良影響。

實際案例中,一對經營自助餐近20年的夫妻,長期處於油煙環境中,丈夫不幸罹患肺癌過世,妻子也檢查出肺部腫瘤。這讓譚敦慈更加堅持自己的「無毒廚房守則」,希望提醒更多家庭留意日常生活中的潛在風險。

內容來源